
道家养生
3、目宜常运 古代称为运睛。双目先从左到右转动14次,再从右向左14次。转时要慢。如此转动后,将双目紧闭一会儿,再突然大睁。此法益于去内障外翳,并能纠正近视、远视。 4、耳宜常弹 古人称为击探天鼓,掩耳弹枕。两掌心掩耳,暗计鼻息九次,然后以食指压在中指上,轻叩后脑部,听到咚咚响声,共计24次,此法可醒脑健耳,防治头晕耳鸣。 5、齿宜数叩 古人称叩齿,上下齿紧叩24次。此法可以固齿。 6、舌宜舔颚 古人头尖轻舔上颚数次,直至满口生津。

道家养生16宜
7、津宜数咽 古人对口水极为重视,称为金浆玉醴,是人体之宝,认为咽口水能灌溉五脏六腑,润泽肢节毛发。方法:做完上述叩齿舔颚,待口水增多满口时,鼓嗽36个,将口水一口一口咽下,喉部汩汩有声,以意送至下丹田。 8、浊宜常呵 古人称为鼓呵。鼓动胸腹部,待胸腹部感到气满时,稍抬头缓缓张口,呵吐浊气,做5至7次。此法可消积聚,去胸隔满塞。 9、腹宜常摩 古人称为摩脐腹、摩生门,搓热两手,然后相叠,着肉或隔单衣,用掌心在以肚脐为中心的腹部,按顺时针方向,分小圈、中圈、大圈各转摩12次。此法可顺气消积。